安咕媽咪說

這是一個專屬於寶寶與爸比媽咪的小天地,期待父母親能一起參與。透過嬰兒按摩,您的寶寶除了能得到身心的舒適之外,也發展出一套獨一無二的親子互動方式,藉由父母親溫暖的雙手,傳遞愛的魔法,讓照顧者及孩子都能學習愛與尊重。


安咕媽咪工作坊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透過專業的按摩手法,配合神奇的芳香療法,藉由照顧者充滿愛與溫暖的撫觸,用手來傳遞愛的魔法。針對各階段發展中的嬰幼兒給予一套融合美式與英式的按摩技巧,配合按摩精油的功效,透過一系列的課程, 讓我們和寶寶們一起進入香氣按摩的世界。


這裡同時也是一個教養分享的平台,經由大家的交流可以分享養育寶寶方面的知識。安咕媽咪是護理人員,另外,安咕媽咪是護理人員,在課程中特別加入嬰幼兒緊急狀況處理流程,讓父母們在養育寶寶時多一份安心,也會不定期提供媽媽與寶寶新知,若有任何醫療上的疑問,安咕媽咪也一定盡力替您解答。場地全面使用有機茶樹精油清潔與無毒不含環境賀爾蒙瑜珈地墊,讓寶寶與您在無毒環境下輕鬆自在的學習。

課程內容:

•認識嬰幼兒按摩
•瞭解嬰幼兒按摩對寶寶及父母的好處
認識親子芳療及按摩精油
•簡易版及完整版嬰幼兒按摩
•認識新生兒反射及自我檢測
•親子按摩遊戲
•嬰幼兒瑜珈
•嬰幼兒發展相關理論
•媽媽與寶寶醫學新知
•教養經驗的分享
嬰幼兒緊急狀況處理流程

師資: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系畢業
三軍總醫院護理人員
國家註冊護士
國家註冊護理師
英國Helen McGuinness學院嬰幼兒按摩合格講師
台灣芳療協會嬰幼兒按摩合格講師
台灣芳療協會護理芳療師

對象:
•家中有0-2歲的嬰幼兒及父母親
(至少一名家長參與,非常鼓勵父親參加)
•家中即將有新生命誕生的準爸爸準媽媽們

地點:

1.近捷運內湖站,湖光市場,或方濟中學
2.民生社區(可到府,一對一教學)
電話:0988-340221,02-27937980
E-mail:ailsa0221@yahoo.com.tw

嬰幼兒按摩課程
時間:
•每梯次5堂課,每堂課90分鐘
•白天班:週一至週五 早上班AM10:30-12:00 下午班PM3:00-4:30

•晚上班:週三至週五 晚上班PM7:00-8:30

•假日班:週六 早上班AM10:30-12:00

•本教室採小班教學,三人即開班,最多五人為一班。
•時間彈性,可依學員狀況統一調整時段。

課程相關:
•嬰幼兒按摩課程。
(附課程講義,按摩精油,全勤寶寶有畢業證書,

加贈一堂嬰幼兒急救教學
•成功推薦一組家庭贈推薦禮。
•懷孕媽媽報名加贈一堂複習課程,可於寶寶出生後參與。
•歡迎團體報名,另有優惠。

報名方式:
電話:0988-340221,02-27937980
E-mail:ailsa0221@yahoo.com.tw
部落格:http://ailsa0221.pixnet.net/blog
另有嬰幼兒按摩體驗版課程
歡迎來電洽詢課程相關訊息

目前分類:寶寶的健康 (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寶寶鵝口瘡的照護

新手媽媽看見寶寶口腔內有白白的斑點,以為是奶垢,用紗布巾擦拭好像擦不掉,結果一用力就發現有點破皮流血了,趕緊帶來找醫師,才知道原來是得了鵝口瘡。

文/高子茗;採訪諮詢/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魏銘華‧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蔡佳憲;執行/蘇麗華;攝影/陳炳煌;化妝髮型/蘇貞妮;演出/媽媽邱竺君‧寶寶高韻晴

什麼是鵝口瘡?

蔡佳憲醫師表示,鵝口瘡是發生在寶寶口腔裡的疾病,好發於六個月內的嬰幼兒,這是因為受到白色念珠菌(屬於黴菌的一種細菌)的感染,而造成口腔內或嘴唇附近出現塊狀或點狀類似像奶垢的斑點,不過,奶垢通常輕輕擦拭或喝水就會脫落,而鵝口瘡不易脫落,如果用力擦拭就可能會發生出血的現象。
一般人口腔內多少都有念珠菌存在,並與其他口內菌共存共生只要免疫力正常,這些念珠菌並不會產生病症,不過,因為小寶寶有時候抵抗力比較弱或是奶瓶清潔做得不夠好時,就會發生鵝口瘡。

寶寶食欲下降、情緒煩躁
如果只是輕微的鵝口瘡,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當寶寶抵抗力比較好時,也可能會自行痊癒,不過,如果寶寶鵝口瘡較嚴重時,喝奶會覺得不舒服變得更加疼痛,因此奶量可能減退,而且情緒上也會顯得較為躁動,此時,就需要請小兒科醫師給予藥物治療。
所以,蔡佳憲醫師提醒媽媽若覺得家中的小寶寶,好像突然這幾天不太愛喝奶,而且不好安撫時,也可以留意一下是否長了鵝口瘡。

鵝口瘡該如何治療?
當發現罹患鵝口瘡時,醫師會給予治療黴菌的專用藥物。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魏銘華表示,媽媽只要依照醫師指示,將藥物塗抹在寶寶口腔內(如果是滴劑就直接滴入口腔),塗抹藥物後20~30分鐘內先不要吃東西或喝水,大約需要治療七~十天左右的時間才能痊癒。
不過,有些媽媽擦了兩、三天藥之後,覺得好像快好了就自行停藥,這樣容易造成再次復發,魏銘華主任提醒,應該遵照醫師的建議塗抹至完全痊癒,同時媽媽也要加強奶瓶、奶嘴等用品的清潔。如果寶寶抵抗力依舊不是很好或是經常感冒生病,鵝口瘡也可能會反反覆覆出現,此時,就要盡量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以減少復發的問題。

母奶媽咪要注意交互傳染
如果寶寶發生了鵝口瘡,而母奶媽媽在餵奶時也覺得乳頭有疼痛感,就要注意母親的乳頭可能也受到了感染,此時,媽媽就要請醫師給予合適的外用藥膏塗抹在乳頭上,和寶寶同步一起進行治療。而平時媽媽則要加強注意乳頭及胸部的清潔,在餵奶前可先以開水或乳頭潔淨棉擦拭過乳房,另外,也要留意內衣的清潔及乾燥,防溢乳墊也要勤於更換。

免疫力和口腔清潔是重點 
寶寶會發生鵝口瘡通常和免疫力與口腔清潔有關係,所以,蔡佳憲醫師提醒需要加強哺餵用品的衛生以及寶寶口腔內的清潔,才能做好預防。另外,多數寶寶在六個月過後,抵抗力會提高,通常就比較少再發生鵝口瘡。
預防鵝口瘡發生的方法:
1. 殺菌和消毒
奶瓶、奶嘴使用過後,都需要經過蒸氣消毒鍋的殺菌及消毒,或是以滾水煮沸做消毒,避免細菌的殘留,此外,安撫奶嘴也別忘了要進行消毒。
2. 清潔玩具
寶寶可能會放入口中的玩具也要注意乾淨,必要時要進行清洗或曝曬太陽。
3. 清潔口腔
每次喝完奶之後,最好再讓寶寶喝幾口開水,避免奶水殘留在口腔內,每天洗澡時也要用開水及紗布巾幫寶寶做口腔清潔擦拭。
4. 少出入公共場所
平時少帶寶寶出入公共場所,減少寶寶生病的機會,避免抵抗力下降。
5. 生活規律
規律的生活習慣、充足的睡眠,可使寶寶免疫力提高,減少鵝口瘡的發生。

醫師小叮嚀
鵝口瘡在小兒門診中是常見的疾病,家長如果懷疑寶寶發生鵝口瘡就盡快帶去請醫師確認,通常只要配合治療,很快就能解決問題。但是如果鵝口瘡拖太久都沒有治療,可能會使黴菌由腸道排出,進而造成念珠菌尿布疹感染,所以,如果寶寶發生鵝口瘡時,也有尿布疹問題就要請醫師一併做檢查。
若寶寶過了一歲之後,還是經常有鵝口瘡的問題,就要考慮是否有免疫力不足的情況,需要再與醫師做討論。

魏銘華醫師
現任/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耳鼻喉部兼任主治醫師
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中心耳鼻喉科進修
臺北市立仁愛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陽明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監察院醫務室耳鼻喉科主任
教育部部定講師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

蔡佳憲醫師
現任/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

~原文刊載於2010年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喝母乳 長大不易肥胖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要讓寶寶長大後不發胖,喝母乳也許是預防肥胖的第一道關卡。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發現,喝配方奶的寶寶比喝純母乳的新生兒,長大後肥胖風險增加廿二%,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等肥胖相關疾病。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舉辦亞太地區「母嬰親善醫院暨母乳推廣研討會」,邀請世衛組織健康發展營養部門生命營養小組資深科學家莎蒂(Randa Saadeh)分享國際母乳哺育執行現況。

她指出,很多母親擔心新生兒光餵母乳會吃不飽,但據WHO對新生兒尿液進行分析,孩子光喝母乳營養就足夠,且新生兒胃容量小,幾乎只有櫻桃、豌豆大,十五公克的初乳就能滿足嬰兒二天所需營養。提前餵配方奶反會撐大新生兒胃容量,增加日後肥胖風險。

她強調,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曾指出,每年全球有一千一百萬名五歲以下嬰幼兒死亡,其中半數死於可預防疾病,研究發現餵母乳是最好的預防方式。她建議,新生兒出生後的前六個月可餵食純母奶,無需額外補充水分,使用奶瓶、奶嘴反可能因消毒不完全而感染。

據國健局全國性母乳哺育率調查,國內二○一○年六個月新生兒純母乳哺育率約廿六%,即每四名新生兒中,僅一人的前六個月是被純母乳哺育。

莎蒂建議,哺育母乳最好堅持半年以上,餵到兩歲更好,可降低新生兒感染、黃疸、猝死風險,改善過敏,嬰兒的腸胃道也更健康,能降低死於腹瀉風險廿五倍。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心!孩童對食物過敏機會日益增加

當前孩子的過敏問題日益嚴重,困擾不少父母,除了呼吸道與皮膚的過敏症狀外,在美國,孩童對食物過敏的人數也日益提升,其中有90%的孩童對八種食物過敏,對於飲食型態為中西合併的台灣,無疑是一種警訊!

文/美國洛杉磯C.T.L顧問醫師暨中華醫學大學教授葉道弘;執行/李藹芬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中心(CDC)日前公布指出,過去10年來,全美國對食物或腸胃過敏的人數大增,其中18歲以下的孩童高達300萬人對食物過敏,而同時合併有呼吸道過敏的比率高達三成之多。

90%的美國孩童對八種食物過敏
這項針對孩童健康進行的食物過敏研究,數據涵蓋1999~2009年。而2009年對食物過敏的孩童人數比1999年的230萬人,增加了80萬人,比率增加了32%,這份研究報告表示,2009年食物過敏或腸胃過敏症狀的美國孩童,佔同年齡層的4%。
至於讓孩童過敏的食物,據研究指出,90%的美國孩童主要對牛奶、雞蛋、花生、堅果、魚、貝類、黃豆、小麥等八種食品過敏,而過敏的反應症狀:從口腔和嘴唇刺痛到出疹子,甚至嚴重到危害生命的程度。由於當前的飲食狀況是中西食物大融合,這些會引起過敏食物值得台灣的孩童警惕。
這些對食物過敏的孩童,合併還有其他過敏症狀的比率也相當高,約為其他類型過敏的二到四倍,其中30%對食物過敏的孩童同時也有氣喘,28%有濕疹或皮膚過敏,而合併患有呼吸過敏的比率最高,而達到30%。

孕婦吃蘋果‧利己也利胎兒
根據最新一期的美國《胸腔》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孕婦吃蘋果不僅有益自身健康,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孩子將來罹患過敏的風險。
荷蘭醫學研究人員追蹤調查了1,250個五歲以下的孩子,這些孩子的母親填寫了有關孕期飲食的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還涉及孩子的建康和飲食狀況。研究發現,孕期每週吃四個以上蘋果的婦女,所生的小孩,罹患氣喘的比率比同齡人低37%。另外,若與媽媽不愛吃蘋果的孩子相比,愛吃蘋果的孕婦所生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出現氣喘的機率要低46%。
美國密西根州博蒙特醫院過敏與免疫科主任迪凡博士表示,蘋果中有豐富的類黃酮和其他多種抗氧化劑,能增強孕婦肚子裡的胎兒之抵抗力,如果在孕期少吃堅果、花生、貝類食物,也可有效降低胎兒對食物過敏的風險。

分娩與餵養的方式影響寶寶是否易過敏
根據瑞典著名的小兒科專家畢而克西汀(Bengt‧Bjorksten)教授,日前表示,有研究顯示,剖腹產與嬰兒出生後第一年內致過敏的發病率升高有關,同時並會增加腸胃道感染的機率。這是因為剖腹產影響了對新生兒免疫系統的發展和成熟,及重要作用的初始腸道菌群定值。
畢而克西汀教授指出,人出生時,腸道內是無菌的,經過幾小時後,大量的細菌開始進入並繁殖,此時稱為細菌的定值腸道菌群,它是一個複雜的微生態系統,對調節身體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娩方式是影響嬰兒腸道菌群系統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嬰兒通過接觸母親產道及分娩環境的細菌,在腸道會逐漸產生不同菌群的定值。但剖腹產嬰兒卻暴露於特定的醫院無菌環境,其腸道菌群的定值偏低,而且雙球桿菌的定值率低,這可能是剖腹產嬰兒容易感染及過敏風險升高的主要原因。
此外,畢而克西汀教授認為,餵養方式也是直接影響腸道菌群的定值,母乳不僅提供最佳質量和數量的營養素,而且含以增強嬰兒的雙球桿菌和乳酸桿菌,佔整個結腸細菌總數的90%以上。而雙球桿菌和乳酸桿菌對於新生兒免疫系統的發育及保護其免受腸道感染和過敏的侵襲,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孩童對食物過敏的發生率節節上升,最近的報導每26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孩子食物過敏,比1999年高出百分之32%。其中,對花生過敏又居其首,需要父母照顧時多加注意!

從孕期開始預防過敏
預防兒童過敏,可從懷孕開始。孕婦要減少接觸過敏原,多吃魚油和益生菌或水解蛋白奶粉,對調控或緩解過敏反應有幫助。當嬰孩出生後,隨著適當年齡補充益生菌和魚油水解蛋白奶粉當副食品;兒童期服用益生菌,幫忙促進腸道微生物的平衡,有益於人體內的活菌增加,可調節並增強腸道內的免疫機制。
免疫學專家表示,對於標示不明的食物可能含有一些隱藏性的過敏原,可能有牛奶、蛋、花生等,有些過敏的兒童剛好對牛奶等食物產生過敏,所以,應該盡量少吃標示不全及不清楚的食品。
總之,根據文獻資料顯示,孩童從娘胎到出生後的防範及食療,追蹤到上幼稚園時,在發生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濕疹等過敏疾病的發生率,確有明顯降低之效果。

 葉道弘醫師
現任/美國洛杉磯C.T.L醫務總裁‧台灣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教授‧留美婦產科醫師‧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原文刊載於2010年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兒】跟口水疹說拜拜

告別粗糙紅紅臉

跟口水疹說拜拜!

文/林奕如

不同類型的疹子,會出現在身體不同的部位,誘發原因也不一樣,醫療及照護方式也可能有所差異。口水疹乍看之下跟一般濕疹很相似,不過還是可以從一些特別的地方,從中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採取正確的保健措施。

改善及預防方法

寶寶有張紅潤的蘋果臉固然是好事,但是,造成臉紅的因素竟是口水疹,皮膚看起來就會醜醜的,糟蹋了可愛的小臉,想必這是爸爸媽媽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如何預防及改善口水疹病情,讓寶寶重新恢復可人小臉,爸爸媽媽可以從小地方做起。

口水不久流

寶寶睡覺的動作都不一定,有時候側睡,有時候是趴睡,不管怎樣,口水其實都很容易沿著嘴角流出,在嘴唇周圍氾濫,所以爸爸媽媽要時時刻刻多注意,一旦看到寶寶流出口水,就可以拿出柔軟的紗布巾輕輕擦去,保持唇部及臉部的清潔。

擦拭保濕乳液

沈仲敏醫師表示,為了避免肌膚過於乾燥而發癢,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的唇部及臉部周圍,擦拭適量乳液,也能不讓口水直接接觸到皮膚。

剪短指甲

寶寶不像成人一樣,能夠忍耐搔癢感覺而不去抓疹子,往往發現時,都已經抓出一道道傷口了,所以平時爸爸媽媽可以幫寶寶把指甲剪短,在他抓癢時,對皮膚產生的傷害也能較小。

親密接觸不要過多

出生後沒多久的寶寶最可愛,揮舞著小手、笑口常開的模樣,常會令許多長輩又抱又摸,捨不得放開,甚至是親親他,讓他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不過,在這樣的親密接觸下,成人的唾液也會殘留在寶寶的臉上,時間久了,也會對寶寶的肌膚產生負擔,所以偶爾親吻寶寶一下即可,他依然能夠知道爸爸媽媽有多愛他。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by】嬰幼兒常見的視力問題

保護寶貝的靈魂之窗!

認識嬰幼兒視覺發展

嬰幼兒常見的視力問題

因為嬰幼兒還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眼睛不舒服時可能以哭鬧來表達,或是大人發現孩子老是偏著頭、用某一眼看東西,就要注意是不是有視力發展上的問題。

先天性遠視、近視和散光

近視的成因很複雜,有環境和遺傳兩種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又占了大多數,也就是說,如果後天沒有好好保養眼睛,近視就可能找上你。和近視比較起來,嬰幼兒先天性的遠視和散光比例較少,當父母發現寶寶看東西時,會有鬥雞眼、瞇著眼看,或頭會傾斜、側偏,就要帶去眼科給醫師檢查,確認視力是否正常。

各種成因的弱視

嬰幼兒期間的弱視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目前弱視的定義為,用任何光學矯正視力,無法達到正常標準,而眼球本身並無病變者。常見的弱視成因有4種,分別是斜視性弱視、屈光性弱視、不等視弱視和廢用性弱視,都是因為無法順利在視網膜上形成影像,導致眼睛停止發育而達不到正常的視力,所以家長們要留意寶寶看東西的樣子,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早就醫診察。

替寶寶的視力把關

賴信興醫師表示,6歲之前的視力發育可塑性很強,為視力發展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針對病因及早矯治,尤其是弱視的孩子,視力多能繼續發育,甚至恢復正常;但如果延誤到了7、8歲以後才發現,因為已經過了視力發育的關鍵期,多半無法再擁有正常的視力。視力問題不單單只是看得清楚與否,還可能造成學習障礙,影響幼兒的行為發展。因此,6歲之前是寶寶視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把握。

營養均衡‧多運動

關於眼睛保養的秘訣,相信大家從小聽到大,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建議家長,愈早得到近視,度數增加得愈快,愈容易成為高度近視。在吃的方面,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在選擇副食品時,可以挑選富含DHA、葉黃素、玉米黃素和β-胡蘿蔔素的食材,如:菠菜、甘藍、綠花椰菜、紅蘿蔔、深海魚肉等。在美國統計研究中,即使每天用眼的程度一樣,有固定運動的孩子還是比較不容易近視,所以爸爸媽媽要培養幼兒運動的習慣、養好視力。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兒】媽媽寶寶一起做運動2

媽媽寶寶.一起做運動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學會坐著、爬行,甚至是扶著東西站,藉由簡單有趣的運動,訓練寶寶的平衡反應、腰力還有身體的協調能力,不但能拉進親子距離,還能幫助寶寶爬得遠、站得穩。

10~12個月寶寶

這時候的寶寶快滿週歲了!媽咪欣喜之餘,也要記得注意寶寶的發展狀況,10個月大以後的寶寶,肢體動作變得靈活,獨立性也愈來愈強,而1歲之後的寶寶,不管是肢體或聲音的模仿力和行動力都很強,精力充沛!孩子動作的敏捷度增加,因此在運動時更要注意環境安全。

運動1_仰臥起坐

目的:幫助寶寶腹部和手臂肌肉的發展,肌肉有力有助於學站和走。

動作說明:把孩子輕輕的平放在軟墊上,拉拉他的小手做伸展,等孩子習慣後,握緊寶寶的雙手,使一點力氣讓他坐起來,運用到幼兒腹部和手臂的肌肉。寶寶完成運動後記得鼓勵他。

注意事項:做此運動時,家長的雙手要握緊寶寶的手,以免一時鬆手讓寶寶撞擊至頭部,因此一定要在運動墊上進行,才不會傷到孩子的後腦勺。開始做仰臥起坐時,請先幫寶寶出一半的力量,讓寶寶比較容易完成此運動,也可從中獲得成就感。等寶寶熟悉運動了,再讓寶寶自己承受更多自己的體重。記住,當寶寶躺下時,頭一定要輕輕的著地。

寶寶仰臥起坐

運動2_翹翹板

目的:培養孩子的平衡感。

動作說明:家長先平躺在墊子上,曲起雙腳,讓孩子俯臥在膝蓋和腳踝之間,記得小腿要和地面平行,讓寶寶平穩的趴臥,家長的手要扶住幼兒。等寶寶適應高度後,家長再將腳往上抬一些,製造傾斜的角度,最後再坐起和孩子互動。

注意事項:家長做此運動時要先衡量自己和孩子的情況,是否能撐得住寶寶,整個過程中都要牽住或扶住寶寶,讓孩子較有安全感之外,也能避免危險。可以在活動進行間,唸唱唐詩、兒歌或童謠,增加孩子的記憶能力,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較不會害怕。有些寶寶習慣後會很興奮,在媽咪的腿上亂動,要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

寶寶翹翹板

運動3_雙手競走

目的:增強手臂承載能力,增加視覺和觸覺的刺激。 

動作說明:先讓寶寶趴著,家長一手抱著孩子雙腿,另一手扶住寶寶腹部,引導孩子用雙手向前爬行,媽咪要跟著寶貝一起移動。此動作難度比較高,適合給滿11個月以後的孩子嘗試。

注意事項:剛開始孩子還不能理解要如何運動,家長必須多用動作引導寶寶。爬行的距離因人而異,先從短再到長,可多用手臂的力氣,因此爬行的距離不宜過長。有時孩子的雙腳會掙脫,表示手還不夠力,可以等大一點再進行。此運動必須在墊子上進行,一則寶寶手軟時不至撞傷臉部,二則家長能機動性移動,膝蓋不會疼痛。

雙手競走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兒】媽媽寶寶一起做運動1

媽媽寶寶.一起做運動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學會坐著、爬行,甚至是扶著東西站,藉由簡單有趣的運動,訓練寶寶的平衡反應、腰力還有身體的協調能力,不但能拉進親子距離,還能幫助寶寶爬得遠、站得穩。

7~9個月寶寶

從會翻身到爬行,寶寶漸漸學會自主地移動。「爬行」是促進寶寶感覺統合發展的好方法,可以發現孩子的活動力與獨立性漸漸增加,在鼓勵寶寶爬行之餘,爸爸媽媽也要注意家裡物品的擺設,家有「爬蟲寶寶」時,小心孩子誤食雜物或刺傷喔!

運動1_翻滾

目的:訓練孩子的腰力和協調能力。

動作說明:首先讓孩子平躺在軟墊上,家長的手握住寶寶的雙手給予安全感,告訴寶寶要帶著他翻身。若寶寶翻得不順利,家長可以一手幫忙推幼兒屁股,一手推其肩膀處;若孩子已經會翻,可在要翻滾的方向放一些吸引他的玩具,家長必須隨時注意翻滾的情形。

注意事項:這個活動請在墊子上進行,讓孩子好翻又不會受傷。翻轉時注意手臂間的空間,勿讓寶寶折到手部。

運動2_爬籠

目的:增加寶寶對於空間的概念,還有爬行的樂趣。

動作說明:先抱著寶寶坐在爬籠前面習慣環境,引導他摸摸、看看裡面,再將會吸引孩子的玩具放進爬籠裡,讓寶寶想要向前移動,當寶寶鑽進爬籠之後,家長要繞到出口看著孩子,能給寶寶安全感,且引導他往出口的方向爬行。

注意事項:家長可先引導寶寶拿取在爬籠裡的一樣玩具,寶寶為了拿東西便會彎腰爬行而前進著。若寶寶會有恐懼的現象,請家長蹲進爬籠內與寶寶共處,或是在前面爬讓幼兒模仿。

運動3_飛機飛

目的:能維持寶寶肢體平衡,以及眼部和頸部肌肉的運轉能力,並增進運動覺發展及四肢協調。 

動作說明:家長以橫抱橄欖球方式,一手托住寶寶胸部,另一手環抱寶寶腹部。初期可左右輕輕搖擺,若寶寶適應此動作時,可變換動作:順時鐘、逆時鐘、飛高飛低方向旋轉1至2圈。

注意事項:當寶寶開始嘗試時可能會排斥,建議家長可以將運動用分解的方式來進行,不能用強迫的方式,但也不要因為寶寶害怕就不做。每天持續運動,有助於寶寶熟悉運動的頻率,漸漸不感到害怕。在旋轉時若家長有頭暈的狀況,記得先休息,寶寶和媽媽的安全最重要喔!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感季節來臨‧別讓肺炎、中耳炎有機可趁

文/林佩蓉 採訪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林秀貞

「感冒」‧別輕忽!
「感冒會自動痊癒,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就可以了!」但是,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林秀貞提醒,並非每一次的感冒,都會自動痊癒。通常會將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稱為「感冒」,並且教育民眾無須過度服藥,是為避免抗生素的濫用,因為通常輕微感冒症狀大約在3~5天內就會痊癒;但,若症狀持續一星期都沒有好轉,就必須考慮病毒或細菌,是否有轉移的可能,可能併發鼻竇炎、中耳炎、肺炎甚至腦膜炎。
病毒、細菌幾乎都由鼻腔或口腔侵入人體,因此病患最初出現的症狀幾乎都是一般所認知的「感冒症狀」,像是流鼻水、咳嗽等。接著,抵抗力較好的人,病毒可能在一星期內被消滅,但低抗力較弱者,如小孩、老人,可能就會讓病毒繼續入侵體內,往上方感染,造成鼻竇炎、中耳炎,或是引發下呼吸道的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同時也可能讓不同的病毒、細菌,再度入侵併發病毒性肺炎或細菌性肺炎。

Warning關於感冒‧你應該要知道:
□感冒時多喝水、多休息有助康復,但並非每一次感冒都會自動痊癒。
□一般感冒若沒有完全治癒,也可能引發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
□若症狀持續一星期都沒有好轉,就必須考慮病毒或細菌,是否有轉移的可能。

對抗感冒與流感藥物
感冒糖漿解熱鎮痛劑克流感
H1N1對金剛胺(原流感用藥)具抗藥性。國外零星個案身上出現對克流感產生抗藥性的新型流感病毒株,不過多數H1N1迄今對於克流感仍具感受性。若對克流感出現抗藥性,則使用瑞樂沙。(資料來源/疾管局 圖片來源/《0~18歲健康安全用藥百科》原水文化)
肺炎、中耳炎預防之道
肺炎或中耳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導致,無論是病毒或細菌感染都可能導致肺炎,因此肺炎的類型可以分為三大類,將詳述於後;至於一般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導致的中耳炎多為「急性中耳炎」,而急性中耳炎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病徵為耳朵疼痛及發燒。
根據統計,嬰幼兒在3歲以前,約有70%得過1次的中耳炎,「其中有99%的中耳炎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所導致的。」林秀貞醫師解釋,嬰幼兒較容易發生中耳炎的狀況,原因在於「耳咽管」的發育尚未完全,一般都較成人短且水平,因此在上呼吸道受到感染時,病毒或細菌較容易由此進入中耳腔,而引起發炎的現象。即使沒有併發急性中耳炎,也很常出現發燒的症狀;因此家長必須注意寶寶平時的表現,尤其1歲以下的小寶寶,並不太會表達耳朵疼痛,只會不停的抓耳朵,甚至沒有任何表徵,家長必須提高警覺,感冒後可能有中耳炎的問題發生。

要預防感染肺炎鏈球菌,除了靠公共衛生之外,林秀貞醫師認為,接種疫苗還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因為一旦感染病菌發病,最嚴重者可能在短短24小時內引發敗血症死亡,而現有的結合型疫苗免疫效應有長久記憶性,保護效力至少長達10年以上,足以提供嬰幼兒抵抗這類細菌,反而是比較經濟實惠且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未來將有保護力較廣10價及13價疫苗上市,針對肺炎及中耳炎,可能提供更好的預防效果。其中10價疫苗,據信較7價疫苗有約5倍的中耳炎預防效果。

兩類型肺炎鏈球菌疫苗
目前有兩種預防肺炎鏈球菌的疫苗,分別為7價疫苗及23價疫苗。
疫苗種類 7價(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 23價(肺炎鏈球菌莢膜多醣疫苗
適用對象 9歲以下孩童。 10歲以上孩童及成人。
特性 含有7種肺炎鏈球菌血清,為目前唯一可以使用在2歲以下嬰幼兒的肺炎鏈球菌疫苗。 內含23種常見血清型,涵蓋已開發國家85~90%以上的肺炎鏈球菌。
價格 自費,一劑約新台幣3,000~3,200元。 自費,約新台幣1,000~1,200元。
施打劑數 依開始接種年齡的不同而有不同劑量。 原則上只需接種1劑。
保護時效 多數報告顯示有10年的效力。 大約5年左右。

整理/林佩蓉  審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林秀貞

Warning~增強免疫及抵抗力:
想要預防肺炎、中耳炎最好的方式,當然就是接種疫苗,但是平時生活衛生習慣也很重要。以肺炎鏈球菌為例,它時常潛伏在人類的鼻腔內,一旦人體的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就可能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因此,維持身體健康,並保持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都是預防感染不可或缺的。

7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時程表
接種第1劑的年齡 總施打劑數
2~6個月大 4
7~11個月大 3
12~23個月大 2
2~5歲大 1

3大類型肺炎─ 病毒性‧細菌性‧非典型
常見的肺炎可分為3大類型,林秀貞醫師指出,可分為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以及非典型肺炎。而其中較為嚴重的是細菌性肺炎,尤其是肺炎鏈球菌的感染,很容易引起老年人(死亡率15~20%)或孩童(<1%)的死亡。

病毒性肺炎
因為病毒入侵而引起的肺炎,有較多的病例發生在5歲以下的孩童,通常出現的症狀有咳嗽、發燒,甚至喘鳴、胃口不好,嚴重者甚至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
【病毒性肺炎的治療】林秀貞醫師指出,病毒感染除了流感、?疹病毒之外,並沒有特別的治療藥物。因此針對罹患病毒性肺炎的病童,都採用支持性療法,像是物理治療方式~拍痰,以緩解症狀。
【H1N1可造成病毒性肺炎】H1N1為目前A型流感病毒144亞型中的其中一種,目前罹患A型流感的病患中約有80%為H1N1病毒所致,若在感染初期沒有立即就醫診療,很容易併發肺炎。

細菌性肺炎
較常見的就是肺炎鏈球菌所造成的。這類型病例屬於快速發病型,寶寶前一天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是突然間就發高燒到攝氏39~40度,比較特別的狀況是,可能在發燒前會打冷顫,且一開始可能沒有咳嗽,但出現後可能變嚴重。
【細菌性肺炎的治療】針對肺炎鏈球菌所引起的肺炎,目前主要是使用盤尼西林(Pennicillin),但有5~10%的肺炎鏈球菌,可能對盤尼西林產生抗藥性,就必須再用其他藥物治療。
【常見引起肺炎之細菌】
1.最常見:肺炎鏈球菌
2.受控制:b型嗜血桿菌
3.較少見:金黃色葡萄球菌

非典型肺炎
在台灣通常是黴漿菌引起的,之所以稱為「非典型」是因為與細菌性肺炎相比,症狀非常不典型,即使孩童受到感染,可能症狀輕微,也不太會發高燒,但是咳嗽的情況很嚴重。
【非典型肺炎的治療】引起非典型肺炎的是黴漿菌,是一種很小的細菌,林秀貞醫師說,目前針對8歲以下的孩童,皆使用紅黴素。
【肺炎的診斷】診斷是否為肺炎,醫師會使用聽診、輕敲胸部等方式做初步判斷,必要的話就會進行X光與抽血檢查。肺部位於胸腔內,屬於較深層的器官,林秀貞醫師進一步解釋,透過X光檢查較容易發現肺部的異狀;若要透過抽血檢查,也必須病患併發菌血症,才有辦法從血液中培養出細菌。因此,肺炎通常都是由醫師根據臨床診斷後,來決定是否進行其他的檢查,針對病童的狀況找出可能的致病原因。
~原文刊載於2009年10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兒】常見疾病秋冬照護2

寶寶常見疾病秋冬照護篇

寶寶的抵抗力不如成人一般強壯,季節交替之時,突如其來的溫差很容易使他們感冒、著涼,病毒及細菌也會趁機來搗亂,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照護寶寶、預防疾病,是每位爸媽都需細心注意的課題。

肺炎

細菌、病毒、黴漿菌,都有可能導致寶寶得到肺炎,2歲以下的寶寶較容易因病毒而引起肺炎,2~5歲的寶寶則較有可能也受到黴漿菌、肺炎鏈球菌或噬血桿菌的感染。

2個月大的寶寶就可開始注射預防針,肺炎的預防針主要是針對肺炎鏈球菌,目前大多數醫院及診所都是施打10價及13價疫苗,未滿6個月大的寶寶施打4次,6個月~1歲的寶寶施打3次,1歲以上則施打2次。

若是因病毒感染的肺炎,平時在家多休息,注意寶寶活動環境的衛生乾淨,待症狀緩解即可;如果是因肺炎鏈球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細菌性肺炎,可能會有發高燒、精神萎靡、呼吸喘、肺部積水等症狀,要迅速就醫,甚至住院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

寶寶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後,臉部、脖子、四肢及軀幹都有可能會長出一點一點、紅紅的疹子,皮膚狀況會比較乾燥,也容易有搔癢感,導致寶寶常常會用手去抓患部,甚至造成患部苔蘚化或是化膿,而容易出現感染危機。

洗澡時水溫不要太高,也不要使用清潔效果很強的沐浴乳,如此一來可能會將保護皮膚的油脂洗掉,症狀將更嚴重;洗完澡之後可以幫寶寶擦一點嬰兒乳液,保持肌膚滋潤。

若寶寶不停抓癢,導致皮膚紅腫或化膿,要趕快就診,醫師會依據寶寶的症狀輕重,給予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或外用類固醇藥膏的治療。表皮局部的使用並不會產生類固醇的全身性副作用,勿因對類固醇的過分害怕不治療而導致寶寶病情惡化。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聖節鬼面具 塑毒超標300倍 「臉上有油脂 會經皮膚滲透」

蘋果日報作者: 蘋果日報 | 蘋果日報 – 2011年10月31日 下午3:05

【王勇超、魏斌、石秀華╱高雄報導】今天是西洋萬聖節,大小朋友最喜歡戴鬼面具應景,但可別買到「毒面具」!《蘋果》日前在賣場購得兩款萬聖節面具送驗,其中一款被驗出含有超過國家標準三百倍的塑化劑!消基會痛批,標示不實的玩具竟能在市面流通,「政府檢驗機制出現大漏洞,民眾應可退貨並求償」。 每逢萬聖節,各賣場與玩具、文具店都會推出萬聖節相關商品,如鬼面具、南瓜燈等。《蘋果》本月八日前往家樂福高雄鳳山店,隨機購買松泰企業公司由中國進口的「節慶舞會面具」及「萬聖恐怖面具」,十月十八日送交「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檢驗。

檢驗發現「節慶舞會面具」的塑化劑含量驚人,DEHP含量百分之三十一點五、DINP含量百分之二點五六,超過國家標準玩具安全規定「可塑劑及其混合物含量總和不得超過百分之零點一」。

包裝未誠實標示 而「萬聖恐怖面具」雖驗出DEHP,但含量百分之零點零二,符合標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科長饒玉珍表示,二○○七年之前,僅規定玩具應以無毒成分製成,並確實標明、警示其含危害人體成分。松泰公司該兩款面具是於二○○六年九月進口,標籤並未誠實標示含有DEHP、DINP。
賣場擬辦理退貨 饒玉珍表示,二○○八年七月起,政府強制玩具需檢測塑化劑,否則不得進口或銷售,雖未強制之前生產的合法玩具需再度送檢,但標檢局會主動抽驗市場玩具,一旦查獲違規,會要求立即下架,業者或通路若拒絕,可依《商品檢驗法》處十萬到一百萬元罰鍰。 松泰員工邱小姐說,「節慶舞會面具」是二○○六年合法進口,如確定不合規定會立刻回收銷毀。家樂福公共事務服務部南區經理陳依芳獲悉後相當震驚,表示已要求南區各分店自行檢查下架,一旦確認檢驗結果,將要求廠商接受退貨。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許昺奇得知《蘋果》調查結果後驚呼:「臉上若有油脂,塑化劑會經過皮膚滲透。」

接觸後肥皂洗手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接觸塑化劑恐致過敏性皮膚炎,甚至有引發氣喘的風險,「基本上這類面具就不該賣」!建議小朋友接觸面具後、吃東西前,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家長心聲 政府未把關 我原本以為政府會為民眾把關,現在才知道沒有,我不敢再讓小孩戴這類的面具了,希望政府能抽檢這些上架商品,讓民眾安心。

選安全認證 我不敢再讓小孩子戴萬聖節面具了,怕危害小朋友身體健康,不過這種事期待政府檢驗,有點不切實際,還不如自己選擇有安全認證的產品。

以後不買了 知道萬聖節面具塑化劑超標,當然會擔心小朋友的安全問題,以後都不買了!而政府單位應負起把關責任,畢竟孩子是國家未來主人翁。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利發育 2歲以下少看電視
家長應多陪玩遊戲 助腦部成長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兩歲以下幼兒不宜收看任何電視,且陪伴幼兒的家長也應少看電視,以免孩子緊盯電視,影響語言、行為等發展。國內醫師說,家長應少用電視取代「陪伴」孩子的功能,即使要讓幼兒看電視,家長也應陪著一起看,並多與孩子說話。
此為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十多年來第二次提出類似建議,與上次建議不同處,在於這回也警告家長,即使自己看電視,孩子在一旁玩但沒看,仍會影響小孩,因研究發現即使是這樣的環境,兒童平均每分鐘仍會被吸引三次、眼光飄向電視,依舊會分心、影響其與人互動,有損發展。 

兒童看電視 注意事項
●每天看電視不宜超過30分鐘
●若孩子要看電視,家長應與其一同觀看,且不忘與小孩互動
●小朋友收看的節目,家長最好能先過目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2歲以下幼兒,應禁止收看任何來自電視、電腦等缺乏互動性的節目

資料來源:林達雄醫師、李秉穎醫師、《蘋果》整理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歐洲聯盟新近生效的兒童玩具安全法規,歐盟國家小朋友今年耶誕節假期將減少許多樂趣,比如不能再玩吹氣球、吹捲笛等傳統的派對遊戲。

 

歐盟新《兒童玩具安全指令》採行更嚴格規定,要求廠商與零售商在某些原被視為無害的玩具包裝上張貼警語,比如說八歲以下的孩童沒有大人監護不得自己吹氣球。小孩常玩的吹氣就會伸長的捲笛,因為一些小飾件可能脫落掉進嘴裡,甚至噎在喉嚨中,也被列為對十四歲以下兒童「不安全」。

另外,依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3》裡「抱抱熊」形象推出的玩具熊,未來十八個月內應禁止販售,因為製造商使用了化學物質,小孩在玩具熊身上抓癢時會產生草莓的味道。給三歲以下兒童玩的泰迪熊和軟性玩具,也必須可以清洗,以免傳染疾病或導致感染。
還有,像是可拆解的直笛與口笛等兒童樂器、寶寶玩的手搖鈴,以及帶有磁鐵的釣魚玩具組,都有可能解體而被小孩吞下,因此也都列入危險玩具。歐洲曾有小朋友吃進小磁鐵,致腸子牽引糾結,造成嚴重的傷害。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設藉北巿的媽咪們要留意囉~
北市衛生局規劃明年起,一歲以上未滿二歲的孩童,只要父母之一設籍北市半年以上,均可免費接種,預估兩萬人可受惠。


想幫一歲幼童自費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北市家長,不妨等到明年,將可省下兩劑共約六千元的支出。北市衛生局規劃明年起,一歲以上未滿二歲的孩童,只要父母之一設籍北市半年以上,均可免費接種,預估兩萬人可受惠。


北市衛生局疾管處長顏慕庸說,為讓兒童對肺炎鏈球菌有更好的免疫力,計劃提供北市一歲以上、未滿二歲的孩童免費注射,此階段需注射二劑,每劑間隔二個月,

將提供最新型的十三價疫苗。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說,只要議會通過預算,明年起即可實施。

目前僅限弱勢童

目前北市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免費接種對象,限二至五歲的高危險群或經濟弱勢幼兒,如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重大傷病者,本月一日也擴及七十五歲以上可免費施打。

排除2歲「不公平」

相較於新北市二○○八年七月起,已提供設籍該市的二至五歲幼兒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顏慕庸解釋之所以未仿效新北市,是因專家指年齡愈小、抵抗力愈差,一歲以上未滿二歲若打二劑疫苗,防護力近百分之百,故將免費施打年齡往前移。另有官員坦言,未放寬至二歲以上免費接種,也是因預算考量。
家有一歲幼兒的民眾李芳盈說,即將有免費疫苗,現就不急著自費注射。育有滿二歲幼兒的民眾陳太太抱怨,排除二歲以上幼童不公平,「二歲以上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只需一劑,可省政府支出。」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冬交替‧預防寶寶過敏

秋冬季節一來,天氣多變化,時冷時熱,免疫力低的寶寶很容易就跟著天氣敏感了起來,開始鼻子癢、皮膚癢、酷酷嗽,所以,提醒爸媽要做好抗敏預防計劃。

 

文/高子茗 採訪諮詢/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詹金淦‧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世倉‧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葉淑寧

Part 1 症狀篇
三大過敏症,秋冬找麻煩
秋天到,家有過敏兒的爸媽又要傷腦筋了,而即使原來沒有過敏問題,如果沒有留心預防,也可能會因為秋冬多變的氣候而開始出現過敏症狀。
桃園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詹金淦表示,過敏最主要的三大疾病,就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除了關係到遺傳因素外,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來自於外在環境的影響,而且同一個寶寶身上不一定只會出現一種過敏性疾病,有時會合併發生多種的過敏問題。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智慧型手機可能是孩童視力殺手!

文/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祐瑲

「哇!弟弟的度數怎麼又增加一百度了!?」小凱(化名)的父母看著最新測到的近視度數,直搖頭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頂著五百多度的厚重近視眼鏡,小凱不發一語只盯手上的i-Phone玩著憤怒鳥遊戲,小腦袋瓜想著如何破關幾乎都忘了眨眼。我向家長使了眼色,直指電話說:「真相只有一個!害小凱近視不斷加深的兇手就是這隻手機!」

隨著智慧型手機風行,幾乎每位家長都人手一台多功能且大螢幕的新式手機。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看著大人眼睛雙手不離電話螢幕,自然也吵著玩手機遊戲不可自拔。近來在科技產品普及的台北、新竹等地區已陸續出現許多「手機成癮近視兒童」,眼科醫師即便使用了強力散瞳劑、乃至配戴近視眼鏡亦難以根本防治!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配方奶或母乳中的脂肪酸有益心智發育

【24drs.com】之前未曾有研究探討特殊配方奶對孩童10歲時的影響,一篇小型研究隨機指定107名嬰兒接受特殊配方奶或一般配方奶,結果發現,給予早產女嬰一種含有某些脂肪酸的配方奶,有助於在10歲時有較好的閱讀和拼音技能。此外,對於僅餵配方奶而未喝母奶的嬰兒,接受特殊配方奶者在10歲時,心智能力方面的某些檢測結果也比較好。不過,整體或單就男孩來說,給予早產兒含有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特殊配方奶,並未發現任何長期的認知助益,至於特殊配方奶對腦部幫助的結果則互異。
目前許多嬰兒配方奶含有DHA 和ARA等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這類脂肪酸含於母乳內,傳統的嬰兒配方奶內則沒有;這些脂肪酸對於週歲前的腦部白質發育相當重要。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坐‧爬‧站‧走時間表

除了身高和體重,一歲前的寶寶通常會經歷人生非常重要的動作發展「坐、爬、站、走」。何時能坐起?怎樣可以多爬?能不能放手讓他去走?相信也是父母關心的議題,以下就由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蔡文心,以及成大醫院骨科部主任暨成大醫學院骨科學科教授林啟禎,為您一一解惑吧!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防曬‧防蚊 雙重保護

帶寶寶郊外趴趴走
炎炎夏日,帶著寶寶一起出外踏青,最擔心日曬與蚊蟲叮咬兩大課題,到底防蚊與防曬有多重要?寶寶幼嫩肌膚,又該如何防護才不致造成傷害?新手媽媽若想帶寶寶出門遊玩,必須先做事前的了解與防範,才能給予最適當的保護。本單元收錄完整的防曬、防蚊資訊,並整理市面上將近60種防蚊、防曬商品訊息,提供新手媽媽選購時之參考。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寶寶便秘了

ㄣ不出來!
面對小寶貝的解便不順,總是傷透父母的腦筋。你知道嗎?寶寶如果經常用力解便,由於堅硬的顆粒糞便擠壓至肛門,寶寶將會出現疼痛不適等症狀,若便秘問題反覆出現,將造成寶寶不敢上廁所的問題。排便簡單一事,卻儼然成為寶寶揮之不去的夢魘!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寶寶脹氣怎麼辦

寶寶圓滾滾的身型是一種福氣的象徵,但若是寶寶的肚子脹得大大的,敲下去還有「咚咚咚」的聲音,那可就不是種福氣了!寶寶因生理構造尚未成熟常有脹氣的情況,若不加以協助排氣,嚴重者還可能影響生長喔!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