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碧純;採訪諮詢/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騫心曼、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林姿伶;攝影/陳炳煌;化妝髮型/李玉霜;演出/媽咪周育璇&寶寶曾郁皓‧寶寶許家瑄
此「氣質」非彼氣質
一般我們習慣上所使用的「氣質」,是形容人的優雅態度和表現在言行舉止上的風範,不過,慈濟綜合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騫心曼表示,寶寶的先天「氣質」指的是「與生俱來的態度取向和性格偏好」,換句話說,先天氣質就是指寶寶天生的行為方式,和對外界環境及刺激的反應模式,包括情緒、感受、應對方式和行為模式,是比較屬於外顯的表徵。寶寶的先天氣質,其實從出生就已經決定了,所以爸爸媽媽可以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慢慢觀察,來了解寶寶的氣質,不過林姿伶臨床心理師也表示,先天氣質可被環境影響並藉由教養方式來調整,隨著寶寶長大,環境的影響會變得更重要。
九大氣質向度
在氣質理論中,運用最廣泛者是由美國的A. Thomas和S. Chess兩位醫師所提出的九大氣質,依據寶寶對外在刺激的反應,可將寶寶的先天氣質分成以下九個向度:
向度1 活動量
活動量是指寶寶在一整天的活動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動作節奏和活動頻率及幅度。活動量有高低之別,騫心曼臨床心理師說明,活動量偏向高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會比較好動、喜歡跑來跑去、總是動不停等等;而活動量偏向低的孩子則會比較安靜,例如:可以安靜地坐在椅子上很久也不會離開座位。林姿伶臨床心理師補充說明,從寶寶出生就可以看得出活動量差別,有的寶寶從出生後就能安靜的躺在嬰兒床上許久,但有的寶寶則是會不停的手舞足蹈,都可以觀察出寶寶的活動量有差異。
自我評估寶寶的活動量
在兒童健康手冊後面有一個評估量表,爸媽可參考量表中對不同年齡層寶寶的活動量評估,也可以上網下載一些相關測驗,為寶寶做出簡單的檢定;或是跟同年齡、條件相仿的小朋友互相比較,就能大概了解自己寶寶的活動量。
向度2 規律性
規律性指的是寶寶的生理機能,飲食、生活作息是否有規律。林姿伶臨床心理師表示,寶寶天生就有自己的生理時鐘,有些寶寶很容易就能調整好生活作息,只要喝奶的時間一到,就會開始哭啼,提醒爸媽要餵奶了,或是都會在固定的時間便便,這就是屬於規律性高的寶寶;因為爸媽通常可以很清楚了解規律性高的寶寶的生理作息,帶養起來也比較容易,但是,林姿伶臨床心理師也提醒,規律性高的寶寶對於原本生活的改變也會比較難接受,例如:出門旅遊、更換照顧者,或是媽媽臨時加班不能準時回家陪伴等情形。
向度3 趨避性
騫心曼臨床心理師說明,趨避性是指寶寶在面對新的刺激時,採取的態度是接受還是退縮。有些寶寶只要一看到不熟悉的人就非常怕生、害羞,會躲在爸媽後面,這是屬於易迴避陌生或新環境刺激的寶寶。不過,騫心曼臨床心理師也表示,寶寶的趨避性會根據面對的刺激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有些寶寶雖然接觸到人會表現出迴避退縮,但接觸到新的玩具(物)卻可能容易接受。
向度4 適應度
適應度是指寶寶進入到全新人、事、物的環境時,所表現出來的適應程度。適應度看起來和與趨避性很像,但其實並不相同。林姿伶臨床心理師說明,趨避性是一開始接觸刺激的反應,而適應度則是進入到環境後的適應程度,有些寶寶可能會對新事物表現出退縮的反應,不過一旦接受了之後,卻能很快適應。寶寶適應新環境的快慢,必須與同儕之間做比較,例如他們碰到新的人、事、物,有的孩子需要三天,而有的孩子卻需要三個月的適應期,這便顯示出寶寶間適應度的強弱差異。
向度5 反應強度
反應強度是指寶寶對於內在和外在刺激,所外顯出來的行為反應。反應強度比較強的寶寶,喜怒哀樂的表現比較誇張明顯,寶寶的需求也很容易被覺察,林姿伶臨床心理師舉例,有些寶寶肚子一餓就會哭得非常大聲,這就是反應強度比較強的寶寶;反之,有的寶寶卻像小貓一樣細細哼個幾聲而已。
向度6 反應閾(敏感度)
反應閾是指引起寶寶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常表現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的感官上,除了生理上的感覺,還有一種「社會覺」,就是察言觀色的能力。林姿伶臨床心理師舉例說明,有些寶寶可能因為外面的一點車聲就會哇哇大哭,些微的刺激就能讓寶寶有反應,就是反應閾低、敏感度較高的寶寶;反之,有些寶寶即使喇叭再大聲也是無動於衷,就是屬於反應閾高、敏感度低的寶寶。
向度7 情緒本質
指寶寶清醒時所表露於外的情緒,是屬於正向的(即愛笑、快樂)或負向的(即容易焦慮、生氣、不快樂),是常常「笑咪咪」還是「拗嘟嘟」。林姿伶臨床心理師說明,有些寶寶看到人就會笑嘻嘻,一逗就笑,看起來很開朗;而有些小孩天生表情就看似嚴肅、謹慎,常常蹙著眉頭,對於需求沒有被滿足就會用生氣表現,這就是表現於外的情緒本質不同所造成的。
向度8 注意力分散度
注意力分散度是指寶寶投入一個作業的專注程度,寶寶會不會容易被外界刺激,如聲音、光線、人、事、物所干擾而改變他正在進行的活動。林姿伶臨床心理師舉例說明,參加「寶寶爬行比賽」時,有些寶寶可以不被周圍的聲音、玩具等吸引,專心爬到媽媽身邊;但有些寶寶就容易被外界影響及干擾,這就與注意力分散度高低有關。
向度9 堅持度
當寶寶在從事某種活動的過程中,因為外來的阻礙或困難,寶寶仍會繼續維持原來的活動或是放棄活動。林姿伶臨床心理師舉例說明,八、九個月大的寶寶很喜歡把東西放入嘴巴,當父母阻止此行為時,有的寶寶很快就放棄了,可是有的寶寶即使被阻止了十次,第十一次還是會重複這個動作,這就是寶寶堅持度的差異。騫心曼臨床心理師表示,堅持度高的寶寶個性上可能會比較固執。
九大氣質交錯影響
這九大氣質會互相交錯並影響,寶寶可能在某些項目有較極端的表現,但在其他部分則與大多數人相近,這樣就會呈現出寶寶獨一無二的性格。而同一項天生氣質中,也會有程度差別,如寶寶的注意力分散度常常可能因為對象的性質或強度而有不同的反應,例如寶寶對於自己喜愛的遊戲或書本內容會很專心,但是讀書時不感興趣的內容則容易注意力分散。此外林姿伶臨床心理師表示,天生氣質是各種情況的組合,例如有些寶寶敏感度低、但反應強度強,雖然要刺激量大才會有反應,可是反應卻很誇張;有些寶寶則是敏感度高、反應強度也強,可能一點點聲響就會有很大的反應。
天生氣質沒有好壞之分
雖然每個寶寶都具有不同的天生氣質,但是騫心曼臨床心理師強調,天生氣質沒有「好」、「壞」之分,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父母風格和個性,若是父母風格與孩子氣質能夠「相契合」,通常能被預期有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並利於寶寶的多元發展,故教養寶寶應該了解孩子的先天氣質後,找出彼此的平衡點,只要親子能相互配合、相容,順著寶寶的氣質發展並提供協助與輔導,相信孩子就能快樂成長。此外,林姿伶臨床心理師也提醒爸媽,如果寶寶的行為態度影響到家庭生活或學習,或者爸媽覺得寶寶特別難教養,都可以帶寶寶來求助專業,由專業協助來幫助爸媽調整及面對教養問題,並找出適當的教養方式,和孩子達到一定的默契,自然就能成為輕鬆父母,有輕鬆快樂的父母,孩子自然能慢慢了解自己,並學習去克服困境。
騫心曼臨床心理師
現任/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
經歷/台北縣恩主公醫院早療中心
學歷/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臨床組
林姿伶臨床心理師
現任/慈濟綜合醫院台北院區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
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早療評估中心
學歷/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臨床組
~原文刊載於2010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