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咕媽咪說

這是一個專屬於寶寶與爸比媽咪的小天地,期待父母親能一起參與。透過嬰兒按摩,您的寶寶除了能得到身心的舒適之外,也發展出一套獨一無二的親子互動方式,藉由父母親溫暖的雙手,傳遞愛的魔法,讓照顧者及孩子都能學習愛與尊重。


安咕媽咪工作坊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透過專業的按摩手法,配合神奇的芳香療法,藉由照顧者充滿愛與溫暖的撫觸,用手來傳遞愛的魔法。針對各階段發展中的嬰幼兒給予一套融合美式與英式的按摩技巧,配合按摩精油的功效,透過一系列的課程, 讓我們和寶寶們一起進入香氣按摩的世界。


這裡同時也是一個教養分享的平台,經由大家的交流可以分享養育寶寶方面的知識。安咕媽咪是護理人員,另外,安咕媽咪是護理人員,在課程中特別加入嬰幼兒緊急狀況處理流程,讓父母們在養育寶寶時多一份安心,也會不定期提供媽媽與寶寶新知,若有任何醫療上的疑問,安咕媽咪也一定盡力替您解答。場地全面使用有機茶樹精油清潔與無毒不含環境賀爾蒙瑜珈地墊,讓寶寶與您在無毒環境下輕鬆自在的學習。

課程內容:

•認識嬰幼兒按摩
•瞭解嬰幼兒按摩對寶寶及父母的好處
認識親子芳療及按摩精油
•簡易版及完整版嬰幼兒按摩
•認識新生兒反射及自我檢測
•親子按摩遊戲
•嬰幼兒瑜珈
•嬰幼兒發展相關理論
•媽媽與寶寶醫學新知
•教養經驗的分享
嬰幼兒緊急狀況處理流程

師資: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系畢業
三軍總醫院護理人員
國家註冊護士
國家註冊護理師
英國Helen McGuinness學院嬰幼兒按摩合格講師
台灣芳療協會嬰幼兒按摩合格講師
台灣芳療協會護理芳療師

對象:
•家中有0-2歲的嬰幼兒及父母親
(至少一名家長參與,非常鼓勵父親參加)
•家中即將有新生命誕生的準爸爸準媽媽們

地點:

1.近捷運內湖站,湖光市場,或方濟中學
2.民生社區(可到府,一對一教學)
電話:0988-340221,02-27937980
E-mail:ailsa0221@yahoo.com.tw

嬰幼兒按摩課程
時間:
•每梯次5堂課,每堂課90分鐘
•白天班:週一至週五 早上班AM10:30-12:00 下午班PM3:00-4:30

•晚上班:週三至週五 晚上班PM7:00-8:30

•假日班:週六 早上班AM10:30-12:00

•本教室採小班教學,三人即開班,最多五人為一班。
•時間彈性,可依學員狀況統一調整時段。

課程相關:
•嬰幼兒按摩課程。
(附課程講義,按摩精油,全勤寶寶有畢業證書,

加贈一堂嬰幼兒急救教學
•成功推薦一組家庭贈推薦禮。
•懷孕媽媽報名加贈一堂複習課程,可於寶寶出生後參與。
•歡迎團體報名,另有優惠。

報名方式:
電話:0988-340221,02-27937980
E-mail:ailsa0221@yahoo.com.tw
部落格:http://ailsa0221.pixnet.net/blog
另有嬰幼兒按摩體驗版課程
歡迎來電洽詢課程相關訊息

幫玩具找一個家

玩具如何選得好,選得安全,需要小撇步,而玩具買回家之後,也不是丟給孩子就算了,除了享受玩具樂趣之外,也要做好玩具分類、收納,並教導孩子正確使用方法,學習愛惜玩具!

整理/于靜芳

玩具分類收納規劃
玩具買回家後,家長應先給予小孩安全教育,告知玩具的正確玩法,以及安全的使用規則。媽咪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玩具的家,最好能用收納箱分類收放各式玩具,這樣除了可讓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的習慣之外,也能建立簡單分類的概念,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替換不同的玩具箱子,或是將小孩玩膩的玩具收起來,過一陣子再拿出來,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有新鮮感。
此外,如果用收納箱存放玩具,媽咪應該注意小孩是否能自行拿取玩具,避免因爬入箱內造成跌傷危險。若是由上方開啟式的箱子,最容易夾傷或壓傷孩子的手,一旦寶寶鑽進去之後,容易發生窒息的傷害,所以應該儘量避免。 
 
定期對玩具做安檢
玩具選得好,更要選得安全,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尤其玩具種類繁多,材質也不盡相同,因此提醒家長要隨時留意、檢查玩具,讓小孩安全無虞地享受新玩具帶來的樂趣!
 
檢查 1 小附件 
玩具的零件,若有小輪子、小鈕釦等,易造成寶寶吞食窒息的危險,一旦發現損壞或有脫落的狀況,應立刻修補或丟棄玩具。

檢查 2 繩線長度
嬰幼兒的頸圍約30公分左右,需要特別注意玩具的繩線長度不可超過30公分,否則容易產生繩線纏繞頸部的危險。

檢查 3 玩具邊緣 
有些玩具的邊緣過於尖銳,會刺傷或割傷寶寶,尤其是金屬類製品,這類型的玩具,不宜讓嬰幼兒接觸。

檢查 4 玩具材質
製作玩具的材質,若是屬於易燃性,很容易發生危險,而家長選擇木質玩具時,則要注意有無木屑會刺傷小孩。至於彈簧類的玩具,很有可能彈傷幼兒或他人,要特別留意!

檢查 5 塗料成分
應注意顏色的玩具是使用何種塗料,因為玩具的塗料常含有鉛、鎘等重金屬,玩具經啃咬後,可能會有中毒危險。

檢查 6 玩具聲響
媽咪應注意玩具所發出的聲響,若是聲音太過尖銳,有可能會損傷孩子的聽力。

檢查 7 黏合度
如果玩具的黏合度不好,會露出玩具內部的零件,寶寶玩的時候,就可能被夾傷。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喝母乳 長大不易肥胖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要讓寶寶長大後不發胖,喝母乳也許是預防肥胖的第一道關卡。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發現,喝配方奶的寶寶比喝純母乳的新生兒,長大後肥胖風險增加廿二%,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等肥胖相關疾病。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舉辦亞太地區「母嬰親善醫院暨母乳推廣研討會」,邀請世衛組織健康發展營養部門生命營養小組資深科學家莎蒂(Randa Saadeh)分享國際母乳哺育執行現況。

她指出,很多母親擔心新生兒光餵母乳會吃不飽,但據WHO對新生兒尿液進行分析,孩子光喝母乳營養就足夠,且新生兒胃容量小,幾乎只有櫻桃、豌豆大,十五公克的初乳就能滿足嬰兒二天所需營養。提前餵配方奶反會撐大新生兒胃容量,增加日後肥胖風險。

她強調,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曾指出,每年全球有一千一百萬名五歲以下嬰幼兒死亡,其中半數死於可預防疾病,研究發現餵母乳是最好的預防方式。她建議,新生兒出生後的前六個月可餵食純母奶,無需額外補充水分,使用奶瓶、奶嘴反可能因消毒不完全而感染。

據國健局全國性母乳哺育率調查,國內二○一○年六個月新生兒純母乳哺育率約廿六%,即每四名新生兒中,僅一人的前六個月是被純母乳哺育。

莎蒂建議,哺育母乳最好堅持半年以上,餵到兩歲更好,可降低新生兒感染、黃疸、猝死風險,改善過敏,嬰兒的腸胃道也更健康,能降低死於腹瀉風險廿五倍。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孕期】嚼木糖醇口香糖對胎兒有益?

孕婦嚼木糖醇口香糖

對胎兒有益?

文/吳碧芳

為什麼懷孕婦女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對於預防幼兒齲齒有幫助?三軍總醫院牙科部主治醫師王宜斌副教授表示,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了解造成齲齒的原因。齲齒的發生與口腔中的突變型鏈球菌有關,當兒童的口腔中越早有突變形鏈球菌出現,將來產生齲齒的的機會就越高。

可取代蔗糖加入糕餅及糖果

木糖醇為五碳糖,不同於蔗糖的六碳糖,但含有OH基所以歸類為醣醇類。山毛櫸及樺木都含有大量的木糖醇,此外,許多水果、漿果類及蔬菜中亦含有木糖醇,但含量較少。歐洲國家因木糖醇產量豐富,在北歐有許多食品工廠亦使用木糖醇取代蔗糖加入糕餅及糖果,食用含有木糖醇成分的食物比較不會傷害牙齒。不過,在歐洲以外國家,受限於木糖醇的產量,則會將木糖醇加入口香糖以達到預防齲齒的目的,這是比較經濟的做法。

嚼木糖醇口香糖是輔助工具

然而,吃木糖醇飲食或咀嚼木糖醇口香糖,雖能減少口中突變形鏈球菌的數目,卻不能完全取代刷牙的口腔保健方式。王宜斌副教授解釋說,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就如同使用漱口水、牙線清潔牙縫一樣,是維護口腔衛生的輔助工具,因為牙菌斑的黏性很強,有如一層黏膜附在牙齒表面,還是必須靠刷牙的方式才能清除,單靠咀嚼口香糖並無法除掉牙菌斑。

從孕期養成牙齒保健好習慣

因為懷孕關係,孕婦刷牙容易有流血情形,使得孕婦刷牙往往不夠徹底。王宜斌副教授建議,從懷孕開始就可以養成每天嚼食木糖醇口香糖的習慣,吃含糖飲食則注意應儘快吃完,每天晚餐後徹底清潔牙齒,並使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每顆牙面都要刷3~5次,再用牙線清潔牙縫,以維護口腔衛生。至於老年人、嬰幼兒、戴假牙者則應避免咀嚼口香糖,以免誤食。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心!孩童對食物過敏機會日益增加

當前孩子的過敏問題日益嚴重,困擾不少父母,除了呼吸道與皮膚的過敏症狀外,在美國,孩童對食物過敏的人數也日益提升,其中有90%的孩童對八種食物過敏,對於飲食型態為中西合併的台灣,無疑是一種警訊!

文/美國洛杉磯C.T.L顧問醫師暨中華醫學大學教授葉道弘;執行/李藹芬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中心(CDC)日前公布指出,過去10年來,全美國對食物或腸胃過敏的人數大增,其中18歲以下的孩童高達300萬人對食物過敏,而同時合併有呼吸道過敏的比率高達三成之多。

90%的美國孩童對八種食物過敏
這項針對孩童健康進行的食物過敏研究,數據涵蓋1999~2009年。而2009年對食物過敏的孩童人數比1999年的230萬人,增加了80萬人,比率增加了32%,這份研究報告表示,2009年食物過敏或腸胃過敏症狀的美國孩童,佔同年齡層的4%。
至於讓孩童過敏的食物,據研究指出,90%的美國孩童主要對牛奶、雞蛋、花生、堅果、魚、貝類、黃豆、小麥等八種食品過敏,而過敏的反應症狀:從口腔和嘴唇刺痛到出疹子,甚至嚴重到危害生命的程度。由於當前的飲食狀況是中西食物大融合,這些會引起過敏食物值得台灣的孩童警惕。
這些對食物過敏的孩童,合併還有其他過敏症狀的比率也相當高,約為其他類型過敏的二到四倍,其中30%對食物過敏的孩童同時也有氣喘,28%有濕疹或皮膚過敏,而合併患有呼吸過敏的比率最高,而達到30%。

孕婦吃蘋果‧利己也利胎兒
根據最新一期的美國《胸腔》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孕婦吃蘋果不僅有益自身健康,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孩子將來罹患過敏的風險。
荷蘭醫學研究人員追蹤調查了1,250個五歲以下的孩子,這些孩子的母親填寫了有關孕期飲食的問卷調查,調查的內容還涉及孩子的建康和飲食狀況。研究發現,孕期每週吃四個以上蘋果的婦女,所生的小孩,罹患氣喘的比率比同齡人低37%。另外,若與媽媽不愛吃蘋果的孩子相比,愛吃蘋果的孕婦所生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出現氣喘的機率要低46%。
美國密西根州博蒙特醫院過敏與免疫科主任迪凡博士表示,蘋果中有豐富的類黃酮和其他多種抗氧化劑,能增強孕婦肚子裡的胎兒之抵抗力,如果在孕期少吃堅果、花生、貝類食物,也可有效降低胎兒對食物過敏的風險。

分娩與餵養的方式影響寶寶是否易過敏
根據瑞典著名的小兒科專家畢而克西汀(Bengt‧Bjorksten)教授,日前表示,有研究顯示,剖腹產與嬰兒出生後第一年內致過敏的發病率升高有關,同時並會增加腸胃道感染的機率。這是因為剖腹產影響了對新生兒免疫系統的發展和成熟,及重要作用的初始腸道菌群定值。
畢而克西汀教授指出,人出生時,腸道內是無菌的,經過幾小時後,大量的細菌開始進入並繁殖,此時稱為細菌的定值腸道菌群,它是一個複雜的微生態系統,對調節身體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娩方式是影響嬰兒腸道菌群系統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嬰兒通過接觸母親產道及分娩環境的細菌,在腸道會逐漸產生不同菌群的定值。但剖腹產嬰兒卻暴露於特定的醫院無菌環境,其腸道菌群的定值偏低,而且雙球桿菌的定值率低,這可能是剖腹產嬰兒容易感染及過敏風險升高的主要原因。
此外,畢而克西汀教授認為,餵養方式也是直接影響腸道菌群的定值,母乳不僅提供最佳質量和數量的營養素,而且含以增強嬰兒的雙球桿菌和乳酸桿菌,佔整個結腸細菌總數的90%以上。而雙球桿菌和乳酸桿菌對於新生兒免疫系統的發育及保護其免受腸道感染和過敏的侵襲,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孩童對食物過敏的發生率節節上升,最近的報導每26個孩子中,就有一個孩子食物過敏,比1999年高出百分之32%。其中,對花生過敏又居其首,需要父母照顧時多加注意!

從孕期開始預防過敏
預防兒童過敏,可從懷孕開始。孕婦要減少接觸過敏原,多吃魚油和益生菌或水解蛋白奶粉,對調控或緩解過敏反應有幫助。當嬰孩出生後,隨著適當年齡補充益生菌和魚油水解蛋白奶粉當副食品;兒童期服用益生菌,幫忙促進腸道微生物的平衡,有益於人體內的活菌增加,可調節並增強腸道內的免疫機制。
免疫學專家表示,對於標示不明的食物可能含有一些隱藏性的過敏原,可能有牛奶、蛋、花生等,有些過敏的兒童剛好對牛奶等食物產生過敏,所以,應該盡量少吃標示不全及不清楚的食品。
總之,根據文獻資料顯示,孩童從娘胎到出生後的防範及食療,追蹤到上幼稚園時,在發生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濕疹等過敏疾病的發生率,確有明顯降低之效果。

 葉道弘醫師
現任/美國洛杉磯C.T.L醫務總裁‧台灣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教授‧留美婦產科醫師‧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原文刊載於2010年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鬥雞眼需要矯正嗎?

當有的寶寶眼睛張開時,黑眼球會偏斜,看起就像是鬥雞眼,嬰兒階段是否適合去做眼科檢查呢?需要特別矯正嗎?醫師建議不妨利用健兒門診或至眼科確診,才能讓寶寶擁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

文/高子茗 採訪諮詢/台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李安斐 執行/蘇麗華 攝影/陳炳煌 演出/鍾學侑

寶寶鬥雞眼需要矯正嗎?
當有的寶寶眼睛張開時,黑眼球會偏斜,看起就像是鬥雞眼,嬰兒階段是否適合去做眼科檢查呢?需要特別矯正嗎?醫師建議不妨利用健兒門診或至眼科確診,才能讓寶寶擁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

有的小寶寶眼睛雖然又黑又亮,不過,看起來卻有點鬥雞眼,聽說大一點就會恢復正常了,真的是這樣嗎?
台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李安斐表示,鬥雞眼就是「內斜視」,當看著眼前的媽媽或物品時,有的寶寶會出現一眼黑眼珠特別偏向鼻樑,或是兩眼黑眼珠都向中間靠攏的情況,鬥雞眼的模樣雖然有趣,不過看在媽媽眼裡很擔心寶寶的眼睛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所以,我們將要討論有哪些類型的內斜視,什麼樣的內斜視是正常的,什麼樣的內斜視需要治療。

假性內斜視
六個月大以內的小寶寶發生鬥雞眼的比例很高,李安斐醫師解釋,主要是因為小寶寶眼睛發育還不夠成熟,控制眼睛的肌肉群協調性還不是很好,所以,看東西時,特別是看距離近的東西時,就容易出現內斜視的情況。
【觀察的特徵】
*不一定隨時都有鬥雞眼
媽媽會發現寶寶不一定隨時都有鬥雞眼,有時候跑出來,有時候位置又蠻正常的。
*東方寶寶鼻子較扁塌
東方寶寶多半出生的時候,鼻子都比較扁塌,如果從正面看起來,就會感覺眼睛靠近鼻樑似乎有鬥雞眼的樣子,而這兩種原因所造成的內斜視就是所謂的假性內斜視。
該如何處理?
假性內斜視是良性的眼睛問題,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或矯正,通常六個月大過後,鬥雞眼的情況就會逐漸消失了。
*兒童健檢或眼科確診
畢竟媽媽不是專家,如果發現寶寶眼睛怪怪的,李安斐醫師建議利用兒童健康檢查時請醫師特別看一下寶寶的眼睛或是直接找眼科醫師做檢查。一般來說,針對六個月內的寶寶,醫師通常都會建議先觀察,看看寶寶是否有隨月齡成長而使鬥雞眼的情況改善。
* 1歲後未改善需再就醫
但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到了一歲之後,鬥雞眼的情況還是沒有改善,那麼就需要再次就醫,確認是否為先天性的斜視或是有其他方面的問題。
至於,那些因為塌鼻子而看起來有點鬥雞眼的寶寶,通常等二、三歲,五官變得比較立體之後,看起來眼睛的位置就會比較正常了。

先天性內斜視
雖然多數的寶寶都是假性內斜視,不過,有少部分的寶寶確實是先天性的內斜視,也就是寶寶六個月大以內就有內斜視的問題,而且不會因為月齡的增加而消失。
【觀察的特徵】
*偏斜角度明顯或某一眼特別偏斜
先天性內斜視其偏斜的角度有時會很明顯,媽媽會覺得某一眼有很嚴重的鬥雞眼,李安斐醫師表示,如果是真正的內斜視,就需要做進一步的追蹤及治療,否則將來可能會因為斜視問題而在上學時遭小朋友取笑影響性格發展,或是因為內斜視的關係而降低單一眼的使用率,寶寶會不由自主刻意多使用另一個眼睛,長久下來,少用的眼睛就會產生弱視的問題,如果沒有及早治療就會影響以後的視力發展。
該如何處理?
李安斐醫師指出,需要透過眼位測量等方式來確認孩子是否為先天性的斜視,不過,有時候嬰幼兒可能會哭鬧,檢測時需要家長多花一些耐心。
*矯正治療
如果確認是真正的斜視,醫師會視寶寶的情況考慮各種適合的矯正方式,例如遮眼治療法、斜弱視訓練儀、屈光不正的矯治、戴眼鏡治療、手術治療等等。不過,這些治療方式都不是短時間就可以馬上解決問題,家長需要長時間和醫師配合,如果有疑問或是執行上有困難,都可以和醫師討論看看是否有更好的做法。

後天性內斜視
還有一種情況是寶寶小時候沒有發現內斜視的問題,可是在較大之後,例如一、二歲後甚至是更大之後。
【觀察的特徵】
*1歲以後仍出現鬥雞眼
媽媽會覺得寶寶遊戲時,眼睛怎麼好像出現鬥雞眼的問題,這種後天的內斜視,有可能是因為嚴重遠視造成斜視,雖然孩子小的時候都是遠視眼,不過,眼睛調節正常的孩子並不會產生鬥雞眼,但如果調節不良的孩子就可能造成斜視的問題。
該如何處理?

* 先配戴矯正眼鏡
如果經醫師確認是後天性的內斜視,沒有其他異常的疾病,那麼就會考慮讓孩子以戴眼鏡的方式來矯正眼睛的調節反應,讓孩子慢慢改善鬥雞眼的問題,不過,遠視的部分仍需要繼續追蹤及治療,但如果配戴眼鏡之後仍無法順利矯正,也可能需要考慮以手術的方式來處理。

醫師小叮嚀
定期接受眼科檢查,有問題要及早治療
李安斐醫師表示,每位家長無不希望寶寶有健康又漂亮的大眼睛,所以,如果發現孩子眼睛有狀況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請教醫師的意見。雖然有大多數的寶寶可能只是假性內斜視,不過,如果家長自認為長大就會正常,而沒有正視問題,那麼就可能會讓有問題的孩子錯失最理想的治療時期。眼睛是學習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所以,建議家長寧可謹慎以對,定期帶寶寶接受眼科檢查,有問題要及早治療。

★小寶寶護眼守則
* 寶寶躺著時要留意燈光或陽光是否會直射他的眼睛。
* 日照強烈時外出,要幫寶寶戴上遮陽帽。
* 寶寶的床頭玩具不要固定掛在同一個位置,應經常改變吊掛的位置。
* 盡量不要讓刺激性的洗髮精或沐浴乳流入眼睛中。
* 如果寶寶眼睛視線異常或經常瞇眼、歪頭看東西時,應該及早就醫。
* 勿讓小寶寶經常看電視。

李安斐醫師 
現任/台北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 
經歷/台北榮總眼科部總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眼科助理教授 
學歷/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原文刊載於2010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兒】跟口水疹說拜拜

告別粗糙紅紅臉

跟口水疹說拜拜!

文/林奕如

不同類型的疹子,會出現在身體不同的部位,誘發原因也不一樣,醫療及照護方式也可能有所差異。口水疹乍看之下跟一般濕疹很相似,不過還是可以從一些特別的地方,從中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採取正確的保健措施。

改善及預防方法

寶寶有張紅潤的蘋果臉固然是好事,但是,造成臉紅的因素竟是口水疹,皮膚看起來就會醜醜的,糟蹋了可愛的小臉,想必這是爸爸媽媽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如何預防及改善口水疹病情,讓寶寶重新恢復可人小臉,爸爸媽媽可以從小地方做起。

口水不久流

寶寶睡覺的動作都不一定,有時候側睡,有時候是趴睡,不管怎樣,口水其實都很容易沿著嘴角流出,在嘴唇周圍氾濫,所以爸爸媽媽要時時刻刻多注意,一旦看到寶寶流出口水,就可以拿出柔軟的紗布巾輕輕擦去,保持唇部及臉部的清潔。

擦拭保濕乳液

沈仲敏醫師表示,為了避免肌膚過於乾燥而發癢,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的唇部及臉部周圍,擦拭適量乳液,也能不讓口水直接接觸到皮膚。

剪短指甲

寶寶不像成人一樣,能夠忍耐搔癢感覺而不去抓疹子,往往發現時,都已經抓出一道道傷口了,所以平時爸爸媽媽可以幫寶寶把指甲剪短,在他抓癢時,對皮膚產生的傷害也能較小。

親密接觸不要過多

出生後沒多久的寶寶最可愛,揮舞著小手、笑口常開的模樣,常會令許多長輩又抱又摸,捨不得放開,甚至是親親他,讓他感受到親情的溫暖;不過,在這樣的親密接觸下,成人的唾液也會殘留在寶寶的臉上,時間久了,也會對寶寶的肌膚產生負擔,所以偶爾親吻寶寶一下即可,他依然能夠知道爸爸媽媽有多愛他。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by】嬰幼兒常見的視力問題

保護寶貝的靈魂之窗!

認識嬰幼兒視覺發展

嬰幼兒常見的視力問題

因為嬰幼兒還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眼睛不舒服時可能以哭鬧來表達,或是大人發現孩子老是偏著頭、用某一眼看東西,就要注意是不是有視力發展上的問題。

先天性遠視、近視和散光

近視的成因很複雜,有環境和遺傳兩種因素,其中環境因素又占了大多數,也就是說,如果後天沒有好好保養眼睛,近視就可能找上你。和近視比較起來,嬰幼兒先天性的遠視和散光比例較少,當父母發現寶寶看東西時,會有鬥雞眼、瞇著眼看,或頭會傾斜、側偏,就要帶去眼科給醫師檢查,確認視力是否正常。

各種成因的弱視

嬰幼兒期間的弱視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目前弱視的定義為,用任何光學矯正視力,無法達到正常標準,而眼球本身並無病變者。常見的弱視成因有4種,分別是斜視性弱視、屈光性弱視、不等視弱視和廢用性弱視,都是因為無法順利在視網膜上形成影像,導致眼睛停止發育而達不到正常的視力,所以家長們要留意寶寶看東西的樣子,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早就醫診察。

替寶寶的視力把關

賴信興醫師表示,6歲之前的視力發育可塑性很強,為視力發展的關鍵期,若能及早發現針對病因及早矯治,尤其是弱視的孩子,視力多能繼續發育,甚至恢復正常;但如果延誤到了7、8歲以後才發現,因為已經過了視力發育的關鍵期,多半無法再擁有正常的視力。視力問題不單單只是看得清楚與否,還可能造成學習障礙,影響幼兒的行為發展。因此,6歲之前是寶寶視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把握。

營養均衡‧多運動

關於眼睛保養的秘訣,相信大家從小聽到大,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建議家長,愈早得到近視,度數增加得愈快,愈容易成為高度近視。在吃的方面,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在選擇副食品時,可以挑選富含DHA、葉黃素、玉米黃素和β-胡蘿蔔素的食材,如:菠菜、甘藍、綠花椰菜、紅蘿蔔、深海魚肉等。在美國統計研究中,即使每天用眼的程度一樣,有固定運動的孩子還是比較不容易近視,所以爸爸媽媽要培養幼兒運動的習慣、養好視力。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嬰幼兒情緒發展與處置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主辦單位:臺北市兒童托育資源中心(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承辦)

課程時間:100年12月03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
 課程地點:臺北市兒童托育資源中心多功能教室(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5段163-1號3樓)

課程對象:臺北市家有0-3歲兒童之照顧者(家長、阿公阿媽、保 母…)
課程名額:招收40人,額滿為止

課程講師:陳美吟老師(優兒巧職能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報名方式:
  1.即日起至11月30日(星期三)止,依先後順序,額滿為止。
 2.請於填妥報名表後e-mail至amychang@cwlf.org.tw或傳真至2748-6007報名,並請來電確認
是否報名成功,方完成報名手續。 報名表可親至本中心(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5段163-1號3樓)索取,或至臺北市政府托育資訊服務網

(http://kids.taipei.gov.tw/→最新活動與訊息)下載。
 臨托服務:本次活動提供10名1-3歲幼兒臨托服務,請提前告知人數及年齡 ,以利安排臨托服務,依先後順序,額滿為止。

洽詢電話:2748-6008轉121張本娥教保專員。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月份玩具圖書館

 

活動時間 : 11/05、11/12、11/19
辦理地點 : 108 臺北市萬華區國興路46號
聯絡電話 : 23038164
聯絡EMail : gousing_kids@yahoo.com.tw
 

玩具圖書館裡有好多好多的玩具等著小朋友們,歡迎各位爸爸媽媽大手拉小手帶著可愛寶貝一起來玩喔!

11月玩具圖書館開放時間:上午九點三十至十二點

(場次一) 11月05日 星期六

(場次二) 11月12日 星期六

(場次三) 11月19日 星期六

活動內容:

九點三十分至十點  戶外遊戲區

十點至十點四十分  故事屋與創作屋

十點四十分至十二點  玩具圖書館

若要參加故事屋及創作活動的親子家庭敬請事先來電報名唷!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0/25  小小紙藝家
活動時間 : 11/4、11/11、11/18、11/25
辦理地點 : 112 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303號
聯絡電話 : 28714853
聯絡EMail : lindawang303@gmail.com
 

紙是隨手可得的,也是千變萬化的素材, 藉由工具的搭配使用,做出一件件紙藝作品, 在活動過程可以享受親子共同創作的樂趣, 體驗紙藝的神奇變化性,培養藝術的美感。

課程中我們將一同製作留言板、手提籃、萬用盒、禮物盒,每次課程也搭配一種平面卡片的製作 內容豐富,精采可期!

小小紙藝家,熱情招募愛手工的親子檔,歡迎來電報名參加。

報名資格:年滿五足歲以上親子檔

活動中需要用到剪刀等工具,故不開放5歲以下的幼兒參加

課程時間:11月4日、11月11日、11月18日、11月25日每週五晚上六點半至八點半

名額有限,請事先預約報名,謝謝。

 

文章標籤

安咕媽咪工作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