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寶寶常常會無預警的尖叫~搞得媽咪神經緊張嗎?
媽咪們又該如何應變處理呢?
讓孩子學習不隨意大聲尖叫,除了是讓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的重要練習,
也能同時避免孩子因長時間尖叫和吼叫,誤用、
濫用不當的發聲方式而逐漸導致慢性聲帶炎、
聲帶水腫或是聲帶結節,這對孩子將來的語言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如果您的寶寶也正處於愛尖叫的成長過程,試試看以下的方法吧!!~
當寶寶開心尖叫的時候
寶寶語言能力有限,有時想表達開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尖叫,
這是他們興奮地直接情緒發洩,
媽媽除了跟寶寶一起分享快樂個感覺之外,
也要注意不要讓寶寶無限制地尖叫,
應該要開始教育寶寶需要控制情緒和音量,
比如可以輕聲的提醒寶寶,這樣沒禮貌會嚇到媽媽
這時候可以收起讓寶寶興奮的物品,
讓他知道如果無法控制自己影響到別人很不好,
並且拿另外一樣寶寶喜歡的物品轉移他的注意力!
生氣時的憤怒尖叫~
孩子在盧的時候,經常是不可理喻的。
由於還沒有足夠的語言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感覺和需求,
讓一、兩歲的孩子心中想的永遠比能說的多;
尤其正處於學習獨立和習慣依賴的掙扎中的兩歲孩子,
更有可能一遇到挫折,就不知如何是好。
尤其在無論怎麼說就是無法讓別人了解的時候
情緒一激動,就會以最原始的尖叫、哭鬧、踢打方式爆發出來。
如果想避免讓自己變成抓狂媽咪,建議您耐住性子,將寶寶帶離狀況現場,
給正在生氣尖叫的孩子一點時間沉靜,盡量避免再火上加油;
與其威脅寶寶說:「你在哭鬧,我就要打你囉!!」
不如換個方式說:「Ok!我知道你很生氣,可是你這樣,媽媽不知道怎麼幫你,
等你覺得好一點,我們再來想辦法解決!」
甚至只要抱一抱孩子,他的情緒就會漸漸緩和下來。等到寶寶情緒穩定一點了,
我們還是要讓他知道剛剛的行為並不妥當,尖叫哭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特別提醒媽媽在孩子尖叫時,要儘快找出原因,
盡量避免對孩子的尖叫聲產生過於激烈的反應,
而這種錯誤的連結,可能還會在無形中強化孩子愛尖叫的行為
以為媽咪是在跟寶寶遊戲,而尖叫得更肆無忌憚了呢!!